俄烏戰爭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可能甚至比行業本身之前所認為的還要大。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對半導體制造過程至關重要的稀有氣體——例如氖氣、氙氣和氪氣——的價格正在飆升,可用庫存和供應已經證明不足以滿足當前的需求水平。
至關重要的是,據報道,全球約75% 的氖氣供應被半導體制造所消耗。烏克蘭的全部產量不足以滿足該行業的需求,但它確實提供了很大一部分氖氣供應。烏克蘭的氖氣產量也占美國進口惰性氣體的90%。
上周,隨著沖突的爆發,我們最初報道了俄烏戰爭的潛在影響。當時,美光等行業參與者聲稱,他們并不認為對其制造過程產生太大影響,因為他們可以簡單地更換供應商。然而,烏克蘭負責出口全球約 50% 的氖氣供應,而增加此類優質材料的產量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提取和精煉操作無法輕松或快速地增加產能。由于氖氣必須達到 99.99% 的純度水平才能在半導體制造業中使用,TrendForce 的分析師警告說,即使獲得了替代來源,產品認證也可能需要六個月到一整年的時間。
行業供應鏈已經表明,某些氖氣供應商的當前和未來產能已全部預訂,因此無法吸引可能已經在尋找替代供應商的新客戶。日本加壓氣體經銷商 Daito Medical Gas 的代表 Tsuneo Date 告訴英國《金融時報》,他們的儲量已經枯竭。日本和中國供應商占全球剩余 50% 氖氣產量的絕大部分,他們已經與當地制造商簽訂了合同,與新客戶相比,他們自然會優先考慮。考慮到正在進行的美中貿易戰(及其許多章節),中國供應商不太可能優先考慮美國客戶,使該國及其蓬勃發展的半導體制造業特別容易受到霓虹燈瓶頸的影響。
盡管如此,半導體行業協會 (SIA) 表示,“半導體行業擁有多樣化的關鍵材料和氣體,因此我們認為不會立即出現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相關的供應中斷風險。” 然而,長期前景可能不會那么樂觀,尤其是考慮到未來四年將上線的半導體制造產能擴張預計將使全球芯片產量增加三分之一。根據俄羅斯-烏克蘭沖突的持續時間及其對氖氣生產的長期影響,這可能會給歐洲的野心帶來特別的麻煩提高本地半導體制造能力。
除了新興和潛在的高影響供應限制之外,定價也是一個可能直接影響最終用戶的重要指標。借鑒歷史教訓,2014 年,當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當時是烏克蘭領土的一部分)時,氖氣的現貨價格上漲了 600%。咨詢公司半導體分析師柯廣漢表示,這發生在一場比當前全面入侵要緩和得多的沖突中,導致價格中斷的可能性更高——因為技術難度現在已經增加了“幾倍”。所有這些都是在半導體制造的許多領域(從原材料到 COVID-19 大流行之后的無源元件)仍然存在的供應限制之外。這也是為什么最好的顯卡仍然供不應求的原因。
圍繞半導體制造等復雜行業的全球化供應鏈和生態系統是非常微妙的系統。可能的情況是,氖氣供應的擔憂不會轉化為來自試圖在價格上漲和實際短缺之前增加庫存材料的公司的采購訂單增加。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德意志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氖氣的平均庫存通常以三到四個星期的杠桿為目標,以防短缺。即使是這樣,需求增加的中期影響仍會導致霓虹燈價格上漲,這無疑會導致最終產品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