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的日益增多,與之伴生的生活垃圾也就越來越多。如今主要處理這些數量龐大的生活垃圾的方式主要為焚燒和掩埋,其中尤以焚燒最多。然而焚燒垃圾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很多含氯成分的PVC塑料垃圾和廚房垃圾在焚燒時會釋放出氯化氫氣體。假如這些氯化氫氣體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將會對人體健康和自然環境造成極大影響。為此科學家們設計出各種方法來處理焚燒爐尾氣中產生的氯化氫氣體。今天紐瑞德特氣小編月月就為大家介紹諸多方法中的一種——以氨氣去除焚化爐燃燒廢氣中氯化氫酸氣。
我們旨在探討氨氣注入法去除焚化排放廢氣中氯化氫酸氣之可行性。氨氣注入法乃屬干式空氣污染防治方法,除可降低初設費用及操作成本,避免濕式法所產生廢水處理問題,更可預防氯化氫酸氣在低溫冷凝時所引起之焚化設備腐蝕現象。此外因其乃是直接注入氨氣,不須其他酸氣去除裝置,而節省了空間之需求。在焚化系統中直接注入氨氣,可和焚化廢氣中氯化氫氣體直接反應生成氯化銨顆粒,因此以氨氣注入法去除氯化氫氣體之可行與否,決定于其去除效率之高低,以及其所生成氯化銨固體顆粒大小是否能隨焚化灰燼被集塵設備所收集。研究首先發展了一數學模式,探討各種不同焚化狀況下,以氨氣去除氯化氫酸氣之效率,以及其所形成氯化銨顆粒大小。應用一熱力學平衡模式,以預估氯化氫酸氣之去除效率隨溫度與進氣濃度之關系。此外產物顆粒大小則藉由一氣體至固體生成模式(Gas-to-Particle Formation Model),來模擬其在各種操作條件下粒子形成過程。并建立實驗進行氯化氫氣體去除率之研究。模式結果發現當操作溫度在120oC以下,且氨氣與氯化氫氣注入比為1:1時,氨氣注入法可有效去除HCL氣體,以符合目前排放標淮,且在適當操作條件下,產物顆粒可凝結在既存飛灰上,使飛灰平均粒徑增加,此將有利于集塵設備收集。實驗初步完成了停留時間、溫度、進氣濃度及NH3/HCl注入莫耳濃度比對氯化氫氣去除效率影響。在本實驗操作條件下所得結果顯示,氯化氫氣體去除效率可由模式預測得相同變化趨勢。